当前位置

SNS 本质上是否可以规划成一个数学问题?

首先这是一个网络,每个人是网络中的节点

人来人往,节点增加了又删除;关注、取消关注,路径增加了又删除

每个节点都在不同的维度上进行生产和消费。熵减、熵增。。。熵的能量也在网络上进行传递

整个系统应该表现出“负熵”,才有增长,才有商业价值

最开始的切入点形成负熵是容易的,但是随着网络节点增加,维持负熵会越发困难

如何调整节点和路径?看起来这可以抽象成一个数学问题

Topic: 

评论

感觉做社交产品的本质,其实是对用户人群的心理分析。校内做的是同学关系,大学生的心理需要研究;陌陌做的是陌生人,但微信因为某些原因,同一条评论只有自己和共同好友才能看(处理的很微妙)。但是,社交的本质,是发现有趣和外面的世界;毕竟,大家的接触世界都是有限的,从新浪微博开始,人们接触到的信息量越来越多了。当然,现在活跃度下来,一个是广告信息太多,第二个是UGC内容转移到其它的地方,内容的新鲜度下来了-一个内容,门户也有,干嘛跑到微博上去看?微信,陌陌,美拍等各类社交工具,也把内容分走了。
你说的节点,路径,我感觉可以理解为一个基础模型或基础行为;在大量的数据上,对个别基础行为的研究意义不太大;

应该关注的是一个事件对周围节点的影响,这种分析,有利于你找到用户的兴趣点,从而得到用户的宏观特性~~

社交产品很多时候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,各式各样的,比如工作八卦,吐槽;陌生人交往;熟人交往等。这个过程,除非是僵尸粉或仇人,不然一般没事情取消关注干什么?毕竟这个节点和路径是没有意义的。

应该关注的时候,这个节点产生的内容,这个节点吸引用户关注的原因。

大致讲讲我看到的新浪微博成长历史:
1.圈内人说是发了一个微博的东西,神秘兮兮,还要邀请码;饭否当时被关闭了
2.界面改造升级,引入大V,爆出了很多当时不可能知道的内幕,开放注册
3.围绕事件,围绕好玩的交互类第三方应用。开始病毒营销之旅.自动转发,关注,自动加粉,营造平民大V。
4.收回第三方应用的接口,找准方向,做自己的产品,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大家看到的消息流广告。这个时候,微博影响力逐步从大城市走到内陆,走到三四线城市。
5.为了赚钱,广告越来越多;一些新闻,涉及政府底线,要求对内容做“除负”“过滤”,最后是取得阿里这个大客户
6.阿里入股,美国上市,推出带有主题增值功能的账号体系和付费模板,广告越来越多...

当然,做社交产品,用得上的数学很多。比如统计学,用抽样的方式去做一做用户的定性和定量分析,也是相当有效的

这个相当于精算师,确定用户行为的临界点或运营活动的参照

我觉得路径可能在节点的成长过程中,是需要做过滤的。。。。当然这个问题比较深奥

我感觉社交产品的几个阶段。1.以某个大众或垂直的兴趣点做用户 2.将用户转换为增值用户,提高想想空间(常见的手段就是游戏+广告,QQ独创了主题收费这个模式)3.扩大其它周边产品,沉淀尽可能多的用户个人数据,形成护城河,保证用户数据的稳定和持续增长。社交账号,一定程度上已经变成钥匙,去管理你的工作,娱乐,生活。

其实,搜狐如果可以把微博继续做着,通过统一的社交账号体系,可以把其它各种产品的数据关联推荐,形成一个稳定的钥匙,就会好起来。

但是,社交的话现在有个新东西,就是做邻里社交,如nextdoor.基于LBS的周围小圈子似的真实社交,可能是个机会。毕竟,以前一个机关大院,互相都认识;现在,哪怕住在隔壁,可能都不认识。基于真实的社交,对O2O,电子商务来说,口碑的效应会更好~

社交的最终目的,是能把人在网络中的身份标示变成一个KEY.

这个可以如果可以连接线上,线下;连接工作,生活;连接到成长过程,变成一个衡量标示或者信用评价标准的参考。

这个网络会一直存在~

节点,路径是对实际存在的物体做数学上的建模和分析,但这个模型并不一定准确。比如,最初人类认为天圆地方是合理的,这个模型后来被推翻了。

社交的本质就是关系,你的KEY能链接多少用户的行为,你的价值就会一直存在~

纠正一句话:

这个KEY如果可以连接线上.线下;连接工作.生活;连接到成长过程,变成一个衡量标准或信用评价体系的参考。

“连接”是维系这个网络的能量之源。无论是人与人,还是人与生活,你无法独立的游离于之外。

当然,运作上的手法,你可以参考微信和QQ的区别。QQ假如是一个真实的你,微信的话就是给你带了一个假面具。他们分别营造不同的社交场合。在微信的中,你可以做另外一个你,你可以发牢骚。但,他们最终的关系还是在某些方面关联,如:微信的一些用户数据分析可能就借鉴了QQ的数据,只不过大家看不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