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

商业

模糊组织边界

每次产品和开发在一起开会,当会议中出现"你们"的字眼的时候,我会觉得特别刺耳。比如“你们最好把这个需求再细化一下,然后我们再看看怎么实现”这样的句式。

虽然从小组的立场看职责是分得很清楚的,但从我的角度看,大家都是一个部门为了同一个目标努力,怎么就你们我们起来了呢?而且,这样的语气容易导致对立情绪。

我的建议是这样:本来就合作很多,基本上谁做什么事情大家心里都有数,在涉及到别的组的工作的时候,如果明确知道是谁在进行,就直接用姓名,或者"你"来做指代。肯定在某些语境环境下需要用"你们"的,首先尝试用"我们"。在特殊语境环境下已经明确"我们"的含义是自己的小组的时候,尽量用"咱们产品"、"咱们开发"这样的词来代替"你们"(这个经验来自老婆和我婚后的一次讨论,明确了"咱爸咱妈"和"我爸我妈"的使用)

我最担心的不是工作形式上的边界,而是心理上的边界。打破它模糊化它,未来还需要我不断去推动。不过这么帮下属一分析,就想到另一个问题,我在和别的部门交流中,是不是"咱们"也很少使用呢?以后可得注意了

Topic: 

又到半年 PM 时

首先介绍一下搜狐的 PM Policy:

把绩效分成5档,AA/A/B/C/D,比例控制是 10%, 20%, 40%, 20%, 10%,通俗的解读是“优异/超出预期/符合期望/低于预期/极差”

PM结果和半年一次的 PM 奖,以及升迁/辞退通道有关系。

PM奖金按照ABC这些 level 划分百分比区间,然后乘上月薪... 因为是半年一次,所以如果表现好的话,“每年14个月的薪水”是可以达到滴。稍微差一些——我的意思是C,理论上每年最多也可以有13个月薪水。

如果拿到D,那就很不幸了,没有PM奖不说,连续被评为D是可以被辞退的。另一方面,如果想升迁,官方规定是必须连续两个A才够资格。

BTW: sohu分12职级。据我认为,9-12是高级管理人员(Executive),5-8是中级管理人员(Manager),1-4就是一线人员了(也包括一线经理)

我觉得理论上这套 PM 政策还是不错滴,但是在互联网这种人才流动很频繁的行业执行起来就很麻烦。首先是能力越强的人,被猎头盯上的可能性就越大,所以当几个A level员工离开后,你想正常提拔人才的时候,发现他没有这个升迁的资格;其次是软件开发领域,重新招募是成本高风险高的事,尤其是对规模小的开发团队来说,每换一个人都可能导致灾难后果,谁也不希望有D的出现。

PM比例难还有一点,就是由于每个小组的人往往都不足十人,最后PM结果是按一个部门集体申报的,因此就需要调剂。这样就可能把A调成B,把B调成C。试问每个小组的情况都不一样,甚至工作类别也不一样,怎么能简单评价一个人的好坏呢?

现在据我从 HR 那里掌握的信息,升迁的要求其实是降低的,5级以下的升迁,只要有一个A,一个B就可以;对于 C/D 的比例,实际上也是没有要求,只是严格控制 A 和 AA 的比例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这是华丽丽的分割线=====================

08年我最得意的事情就是除了一个内部转岗外,邮件中心全年没有一个人离开(相比较,07年真是比地狱还黑暗啊),算是恢复了元气... 这一回PM 我觉得是严格执行比例的时候了

我订的规则是这样的,只分 A/B/C 三档,比例是 30%,40%,30%,各个小组按人头严格执行。比如一个小组有4个人,那就是肯定一个 A,一个B,一个C,剩下那个主管给意见是 B+ or B-,参与到 A 和 C 的调剂中。

最后我再从 A level 人员中挑出 1/3 的人为 AA 申报,原则上没有 D,除非是觉得特别需要警醒的人员。

实际执行下去,感觉挺好。一方面是由于明确了 30% 的 C level,绩效不好的人对这个结果不会太抗拒,因为这个比例还是蛮高的;另一方面也给接下来半年的工作指明了一个目标点——帮助 C level 的员工提高绩效。

不知道这个 blog 的读者有谁对 PM 有感触的呢?欢迎提出建议..

Topic: 

反垃圾邮件年会感受

今天去参加反垃圾邮件年会,发现原来硕琦的周宏明居然调转枪头成了一个邮件营销企业的老总,这个事情立刻把我惊住了。

其实我和周宏明先生没有任何交往,只是在很多次相关会议中看到他风度翩翩的发言,那时候觉得还算是eyou的竞争对手,加上很显著的台湾味,所以就记下来了。但转眼间他就开始“发垃圾邮件”了,这个事情让我挺难以接受。

不过再看到我们的anti-spam技术合作伙伴(也可以说是供应商)的新名片上赫然印着"smart EDM",俺就有些无语了。

这个事情怎么说呢... 大概是 3,4 年前,我在eyou的一个内部业务讨论中抛出一个观点:单独的 anti-spam gateway 是没有长期市场的,anti-spam 技术最好成为 email system 的一部分,而不是作为独立的网关,否则很难利用用户使用 email 的信息进行更有效的过滤(比如利用地址本作白名单,个性化的贝叶斯处理);因此长期看,独立网关产品在技术上是没有什么竞争力的,不如集中精力专心发展单一的 webmail solution... 现在看这个细分行业的冬天是来了,虽然未必如我当初的判断逻辑,但大家纷纷改行从做盾去制矛却是一个非常尴尬的现状。回想起来,行业老大 ironport 甘愿被 cisco 收购是不是就预示着颓势的到来?

可能还有另一层原因,防御者(邮件运营者)和进攻者(大宗邮件发送者)对盾牌后面东西的价值认知是不一致的。这种状态下资源当然会朝进攻方面汇集。想想 eyou 的客户群体:学校/政府机关/电信/企业,大家都是以免费服务提供的立场来对待自己的用户,而发送者看到的是什么?消费者! 消费者! 消费者!

总之,对有志于用户运营的MSP来说,Anti-Spam技术一定要有自己的积累。完全交给第三方,很不让人放心。而对Anti-Spam企业来说,我觉得扩张期已经过了,保持成本,放低心态;有资金的可以考虑兼并,没资金的份额也不高的就及早抽身吧。

Topic: 

广告

广告有时候还是很有作用的。

记得,以前有一个雕牌的广告,讲一个小孩子给妈妈打洗脚水,看过之后,我洗衣粉就一直用雕牌了。

前段时间,又看到一个乐事的广告。张韶涵为了让远方的亲人宽心,故意乒乒乓乓碰酒杯。就冲这个细节,我决定以后如果买薯片时不考虑品客了,买乐事。

更新:刚刚买了两筒乐事原味薯片:$(促销装,两筒一起买,第二筒便宜很多)

Topic: 

network 还是 networking

"network 还是 networking", 大家应该都是从麦田老师那里看来的。但什么是 network, 什么是 networking, 估计大部分人只是对这两个单词是朦朦胧胧有感觉,却难以用熟悉的母语表述。麦田老师在某次访谈中也仅仅简单的汉化为"网络化还是正在网络"——老实说,这样的翻译更容易让人摸不着头脑。

直到今天,听说 linux 2.6.28 发布的消息,于是习惯的去看Kernel Newbies 的更新描述,不经意的发现 kernel development 里对 network 和 networking 的区分

  • Networking
    1. tcp: Port redirection support for TCP
    2. ipv4: Implement IP_TRANSPARENT socket option
    3. ...
  • Network
    1. e1000e: add support for 82567LM-3 and 82567LF-3 (ICH10D) parts...
    2. libertas_tf: New driver supporting "Marvell 8xxx Libertas WLAN driver support with thin firmware"...
    3. ...
  • 从这个角度看 Network 和 Networking 该怎么翻译就呼之欲出了:"网络还是互联"?

    Topic: 

    kaopubility

    从别人那里看到一个"水木靠谱男女鉴定委员会"给靠谱男女下的定义(针对网络交友):

  • 知道自己是什么,拥有什么
  •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
  • 知道需要付出什么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
  • 知道自己能不能付出那样的代价
  • 有信用守时,对家庭对社会保持自己的一份义务与职责
  • 这个定义很赞啊,实际上招聘员工也不过就这个标准了,把家庭二字换成企业就可以

    sohu 邮件支持 Gears 做附件断点上传了

    附件断点上次这个需求很早就提出了,但我一直不觉得我们邮件中心来做一个浏览器插件有什么可持续性,因此没有多想。直到 gears 0.4 发布前夕,看到了它的 feature list,包括了 blob upload 的功能,这才决定利用这个特性来实现断点上载。

    除了技术外,还有一个商业上的考虑就是在 sohu 的产品里,去引用一个来自 google 的服务是否好呢?我的意见是完全没有问题,我并不觉得这样会伤害我们自己的品牌或者商誉,反而是有助于传播我们开放的形象。当然,慎重起见,我也和KCN交换了这个观点,他并不反对我这么做。

    从产品的角度,我们并没有在免费邮箱里面去提示用户安装Gears——毕竟现在只支持10M附件,在这个容量级别,需要断点上载的必要性并不大,因此也没有必要在这里干扰用户——只不过是如果你浏览器有Gears支持的话,我们自动利用Gears的特性上载。在有更大附件服务的 VIP 邮箱,以及未来的网络U盘产品,是会鼓励用户安装Gears的。

    我想未来我们可能会更多的利用来自 google,或者其它厂商的网络API,来完善我们的邮件系统。当然,我们也会逐步开放自己的 API,以及一部分代码滴。

    Topic: 

    Browser War 之搜狗浏览器

    很久很久以前,我就听说 sogou 有一个秘密的桌面产品项目,具体是什么不得而知,我自己简单推理了一下:

  • sogou 肯定做的是中国网民最常用的软件,以期获得最大用户覆盖
  • 这类软件按覆盖程度排列:浏览器、下载工具、Media Player、杀毒/安全工具、词典。
  • 浏览器肯定不是,竞争品牌太多,整个市场份额也不大——大部分用户还是用原装 IE
  • 那下面应该是下载工具了...
  • 结果前天传来的消息把我震惊鸟,搜狗居然真的是在做浏览器

    然后赶快去找搜狗的同事,要了个内部版试用。第一印象是 IE 内核,界面类似 Maxthon。用了一圈下来,没有感觉和以前用 Maxthon 有太大区别。当然,那个消息里提到的教育网免费访问国外是一个 killer app;另外,这个浏览器是我见过首个在右上角搜索框整合搜狗搜索的浏览器,从这个角度看,该浏览器对搜狗搜索引擎意义巨大。

    昨天中午吃饭的时候碰到小川,打听了一下他的真实想法,现在关于这个决策我大概能理解个7,8分了:

  • 浏览器是最重要的网络入口
  • 现有的产品远远不能满足用户访问网络资源的需求——离InternetOS的角度还差的很远
  • 微软在网络产品方面太弱,以至于可以忽略原装IE的市场统治力——所以市场是很大的
  • 最后一个原因,搜狗搜索的整合
  • 小川自认有七成胜算,我本来是有些怀疑的,但现在再想,他已经是破釜沉舟,从这个心态和气势上看,很可以加几分期望值。

    Topic: 

    方刚的"三个容器"

    见:http://fangzl.blog.sohu.com/102159550.html

    昨天在一个小会上听方刚提到这三个容器,现在我觉得我可以帮着解读一下这三个代表的意思了....

    第一个容器,是搜狐博客
    第二个容器,搜狐空间... 搜狐空间只是起了一个 Space 的名
    第三个容器,是....一张白纸. 用毛主席的话,就是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

    核心是,这三个容器,在方刚看来,是...完全不兼容的。

    但有总线把这三个容器串在一起...
    但为什么方刚没有把privacy和 profile/relationship 归一处。而是和 APP 放在一个总线里面呢? 这个可得再问问他

    Topic: 
    订阅 RSS - 商业